猜你喜欢
凤歌笑孔丘,凤歌笑孔丘什么意思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出自哪里,典故是什么?
出自《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典故:有一天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了,孔子无法和他交谈。 此句并非是李白自比楚狂,嘲笑孔丘,而是以孔丘自比,托孔丘以自伤。李白整个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仕的,和楚狂隐而不仕的消极人生态度不同,李白自称“楚狂”实是用反照法表现自己政治上找不到出路的痛苦。李白对孔丘是尊敬的,“凤歌笑孔丘”中的“笑”也是反照写法,郁结着李白一生的辛酸与愤懑,以孔丘相托,笑自己太天真,而感伤于自己。
凤歌笑孔丘典故?
“凤歌笑孔丘”是一个典故,出自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据传说,当时楚狂人接舆曾在路上唱歌嘲笑孔子,而孔子听到后却无法与他交谈。后来,李白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和志向。
在诗中,李白写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这里的“凤歌笑孔丘”就是指楚狂人接舆嘲笑孔子的场景,而李白则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自己的豪放不羁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总之,“凤歌笑孔丘”这个典故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
凤歌笑孔丘的典故?
凤歌笑孔丘这一典故源于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在这首诗中,李白用“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表达了自己豪情万丈的心境和嘲笑孔子的态度。这句诗意味着李白自比楚国的狂人,高声歌唱着凤歌来嘲弄孔丘(指孔子)。这也是李白借用了楚狂接舆歌嘲笑孔子的典故[1][2][3][4]。
据传,《论语·微子》记载了这个典故。故事中,楚国的狂人接舆从孔子前面走过,高唱着“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想与他交流,但是他匆匆避开,没有与孔子交谈[5][7]。
这个典故描绘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敢于嘲笑权威的勇气。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传统观念的颠覆和对自由个性的追求。他用凤歌嘲笑孔丘,既表达了对古代思想体系的不屑与挑战,也流露出自己对自由自逍遥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