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比翼知识网!
比翼知识网LOGO

狱中联欢-狱中联欢背景资料

2025-10-23 17:29:33
湘女郎
9

狱中联欢历史背景?

狱中联欢的历史背景是1949年的元旦,狱中的同志们通过外面的情报知道了解放战争马上就要取得胜利了,所以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举办了庆祝联欢会。

狱中联欢选自长篇小说谁的,写的是什么?

《狱中联欢》节选自罗广斌、杨益言有长篇小说《红岩》第 16章。写的是狱中联欢的过程,(唱歌)→(交换礼物)→(贴对联)→(表演节目)。

《狱中联欢》还被选用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中,为综合复习第四课。另在长江版小学六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课,有所改动。

《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61年12月首版。

《红岩》结构错综复杂又富于变化,善于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和烘托气氛,语言朴实,笔调悲壮,作品一经面世,立即引起轰动。 

2019年9月23日,《红岩》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狱中联欢的启迪?

狱中联欢启示我们无论处于何种环境,我们都能找到乐趣和快乐。这种生活态度和积极心态,使我们能够抵抗生活的压力和挑战,并在困境中保持乐观。

此外,狱中联欢也是一种了解他人、互相支持和鼓励的机会。

这种团结和互助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形成更强大的社区,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六年级下册狱中联欢场面描写?

结论:六年级下册《狱中联欢》中有精彩的场面描写。

解释原因:小说中狱中联欢场面描写生动细腻,让读者感受到窘迫环境中的人们的坚韧和乐观。

在小说中,“气氛渐渐热闹起来,一切都是以苦为甜,以苦为乐了。

有人拉着翠翠跳舞,有人拥着抱抱吃糖。

”这一段文字中,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狱中联欢”不仅是一种精神的交流,更是对人性的赞美和启示。

内容延伸:小说中的“狱中联欢”场面描写,不仅仅是对于狱中生活的具体表述,更是对于人性的强烈赞美和启示。

在艰难的环境下,人们仍旧能够保持乐观,展现出坚韧和自由的力量。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借鉴。

狱中联欢课文主要内容?

狱中联欢-狱中联欢背景资料

《狱中联欢》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前辈庆祝1949年元旦的联欢过程,歌颂了革命前辈巧妙的斗争艺术,歌颂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48年底到1949年之间。从全国范围来说,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但是,从故事发生地点重庆来说,当时这座山城还被国民党反动派所盘踞。

他们设置秘密监狱,疯狂逮捕、监禁、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特别是在中美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这些人间地狱里,黑暗势力正以百倍的疯狂残酷地迫害着每一个革命者。

这就是说,从全局来看,革命力量处于优势;而从局部来看,革命力量还处于劣势。这在小说里形成巨大的反差。每一个革命者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杀害。小说正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里,充分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献身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声明: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23-2025  比翼知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500519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