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观点
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分析?
1、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航天活动的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问题难以解决,这必然会给我国航天之路带来困难。
2、认识具有反复性,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航天活动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使我国航天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马哲: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论的本质和意义?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即在创造性过程中实现的。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的有根据的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规定与理解,同唯心主义观点、不可知论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
意义是,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1)这是由实践的本性决定的,实践是能动的、受意识支配的,这决定实践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
(2)这是由认识的特性决定的,认识的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基本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使实践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二是落后的、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甚至破坏的作用,破坏人类世界的进步与发展。
(4)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还表现在许多方面: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规律去从事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实践活动并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使主体依据自我认识(对主体自身的认识)自觉进行实践活动以适应主体改造客体的需要。
(5)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 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的区别?
唯物论与唯物主义的区别,是一个概念吗? 辩证的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是一个概念吗?
唯物论与唯物主义没有区别,是一个概念,唯物论一般指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是一个概念。
唯物主义是一种有限论,与无限论(不可知论)和一神论对立。唯物主义承认世界是可知的,但是否认有全知者(神)存在。唯物主义认识到上述论断包含矛盾,但是不试图解决这个矛盾,而是把它承认下来,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包含矛盾的,越矛盾就越真实。
辩证唯物论是由马克思所主张的唯物理论和历史理论组成,辩证唯物论理论认为历史演进是主要由人为经济社会活动造成的,具有固定的内在运行规律。
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 , 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和世界的组成“有什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