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比翼知识网!
比翼知识网LOGO

月相变化的原因_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5-10-16 09:22:48
去停车
4

月相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的变动。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随着月球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1)、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这是农历初一。

(2)、过了新月,月亮被照亮的部分逐渐转向地球,我们看到一钩弯月,称为"娥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初四。

(3)、初七、初八看到的是半个月亮(凸边向西),叫做"上弦月"。

(4)、到了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亮上亮的一面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称为"满月",也叫"望"。

(5)、满月过后,月亮的亮面逐渐变小,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边向东),叫做"下弦月"。下弦月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6)、再过一个星期,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变化的原因_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就是一个"朔望月",为29.53天左右。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阴历朔的时候,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时有可能发生日食。望的时候,地球处于月球和太阳之间,这是有可能发生月食。

由于月球每月绕地球公转一周,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角度不断变化;我们把它叫做一个朔望月。一个连续新月的出现需要29.5天(709小时),随月球轨道周期(由恒星测量)因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变化而变化。 )

月相形成的原因?

月相的形成是因为月亮本身不会发光,需要靠太阳的光照反射,而月亮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会有不同,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从而出现各种形状,这些形状就被称为月相。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为什么会出现月相的变化呢?

您问的是月相变化吧? 众所周知,地球会绕太阳转,而月球也会绕地球转。当月球运行至地日之间时,月球完全挡住了来自太阳的光,而暗的一面面朝地球。由此,阴历初一(下文日期均指阴历)时我们看不到月球。而随着月球运行,在初七初八时,我们便会看见东边暗,西边亮的上弦月。以此类推。 总结:月相变化是由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变化而变化的。

声明: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23-2025  比翼知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500519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