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比翼知识网!
比翼知识网LOGO

仪的拼音_仪的拼音读音

2025-09-15 19:25:09
奸笑墙
10

仪的读音?

“仪”,读音为yí,最早见于商朝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仪”的基本含义为人的外表或举动,如仪态、仪表;引申含义为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如仪式、仪仗。

在日常使用中,“仪”也常做名词,表示仪仗,如仪马、仪刀。

“仪”,初见于商朝金文时代,会意字。从人,篆书形体像侧身站立的人,表示人的容貌、举止,从義,义有自己的仪容一义,義兼表声,儀简化为仪,本义是人的容貌、举止,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仪”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仪这个字的读音还有那个?

仪拼音:

[yí]

[释义] 1.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 3.礼物:贺~。谢~。 4.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器。 5.法制,准则:~刑。“设~立度,可以为准则”。 6.姓。

仪姓氏读音?

仪的拼音_仪的拼音读音

仪姓yí。

姓氏源流 仪(Yí 仪)姓源出有三: 1、出自虞姓,起源于夏朝初年,仪狄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潜夫论》载,出自虞姓,夏朝初年,大禹持掌天下之后,其下有大臣名仪狄,最擅酿造美酒,在古人的文章里,仪狄的名字常作酒的代称,这位酿酒师的后代,便以祖名的仪字为姓,称为仪氏。 2、出自春秋时卫国大夫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春秋时卫国有大夫受封于仪邑(今河南省开封市),称为大夫仪。3、出自陈姓所改。据《潜夫论·志氏姓》载:“陈姓之后有仪氏。”

邾仪父的读音?

zhū yí fǔ

邾克(前678年),又名邾仪父,谥邾安公,亦有文献记载为邾惠公,邾子夏父的孙子,春秋初期人物,为邾国第十代君主。殒后,其子邾宪公曹琐继位。

仪父即位时间不详,直到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其事迹才见于《左传》记载。邾仪父是位善于外交,并利用外交提高国家地位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曾先后与鲁国、齐国、郑国等国家结盟,寻求与邻国的和睦相处,发展本国的经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邾与鲁会盟于蔑,后又会盟于翼:鲁庄公元年〔前681年),邾与齐国等会盟于北杏(今山东东阿境内),史称北杏会盟。经过会盟,加强了与有关诸侯国的联系,提高了邾国的声望,维护了本国在列国交往中的话语权。由于邾国与齐国的结盟,齐桓公还为邾国向周天子求情,故于鲁庄公十五年(前679年),周天子授邾仪父为子爵,称“邾子”。

声明: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23-2025  比翼知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500519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