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生活频道-石家庄生活频道在线直播观看
石家庄市最低生活标准2021?
石家庄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提高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新的标准自2020年3月1日起执行。
社会救助作为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至关重要。此次提高标准将惠及约16.3万城乡困难群众。
此次提标后,石家庄市城市低保标准由之前的每人每月671元(8052元/年),补差标准为每月平均不低于385元,提高到最低为每人每月766元(9192元/年),补差标准为每月平均不低于4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之前的每人每年4842元,补差标准为每月平均不低于220元,提高到最低为每人每年5760元,补差标准为每月平均不低于242元。
《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民政部门要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放在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法规,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加强城乡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扶贫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发挥社会救助政策的兜底保障作用。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保障和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又称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是国家为救济社会成员收入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的人口而制定的一种社会救济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区别于传统社会救济制度的重要标志。
石家庄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缴费标准是怎样的?
石家庄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缴费标准如下:
一、缴费对象
市区内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具)、个体经营者、社会团体、城市居民和城市暂住人口等,均需要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
二、缴费方式
对于机关、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经营者等:开设有银行账户的,征收管理部门与缴费单位签订缴费协议,通过银行定期收缴;对无银行账户的,专业收费人员与缴费单位签订缴费协议直接收缴。
三、缴费标准
1、城市居民每户每月3元,
2、办理暂住户口的外地进城人员每人每月2元;
3、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按上年末在岗职工人数(含临时聘用人员)计收,计收标准1.5元/人·月,
4、普通高校、中等专业技工学校按在籍学生人数计收,计收标准0.5元/人·月。
5、对于经营者,则根据医院、农贸市场、休闲娱乐场所、运输行业、商业零售企业、餐饮业等不同行业,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征收标准。
6、对于单位自运到指定垃圾场的,按每吨50元计收。
7、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建筑垃圾和渣土,按实际产生量计收,标准为:处理费5元/立方米,运输费15元-20元/立方米。
四、特别规定
对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户、持有特困证的特困户,以及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在停产期间,学校在寒暑假期间,予以免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