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比翼知识网!
比翼知识网LOGO

登高必自,登高必自是什么意思

2025-08-04 07:10:04
秘洪学
14

登高必自什么意思?

登高必自,登高必自是什么意思

"登高必自"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登高必然自得其乐。它源自中国古代文化,形容登高远眺时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这句成语传达了一个观点,即当人们登上高山或高楼,俯瞰远方的美景时,会感到心旷神怡、心情愉悦,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它也可以引申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经过努力和付出后所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登高者必自卑行远者必自迩有几层含义?

“登高者必自卑,行远者必自迩”的意思: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

出处:“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语出《中庸》,意思是登高一定要从低的地方开始,远行一定要从近的地方起步。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登高必赋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登高必赋,意思是登上高山必须写下诗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思维感悟。这个成语源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他在登高过程中深受大自然的震撼,写下了感慨万千的名篇:“临岐而思,饮泉而盼,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个成语表达了人与自然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登上高山不仅可以享受自然美景,更能感受到内心的激荡和震撼,唤起作家灵感和创作热情。登高必赋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思想,更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

行远自迩登高必自卑的释义?

这句话的释义是说要想走很远的路,实现远大的目标,那么必须要从近处开始走起;要登上很高的山峰,达到全新的高度,那么必须要从山脚起步。题目中问到的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经典的儒学典籍《中庸》,这句话与老子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积少成多、积小见大的道理,可以说是一句非常具有进步意义的警世名言。

“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是什么意思?

登高必赋   

发 音 dēng gāo bì fù  

释 义 古代指大夫必须具备的九种才能之一。指登高见广,能赋诗述其感受。  

出 处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登高必赋 dēng gāo bì fù

成语解释 登高:登上高处,指身临其境。赋:盛行于汉魏六朝时期的一种文体,此借指创造。登上高处,看到无限美好的景色,触景生情,一定能创作出好的诗赋,以言其志。后多用来表示人有担任国家要职的才能。亦作“登高能赋”。

成语出处 《韩诗外传》卷七:“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成语繁体 登高必赋

成语简拼 dgbf

成语注音 ㄉㄥ ㄍㄠ ㄅㄧˋ ㄈㄨˋ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作文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 义 词 登高能赋

成语例子 晋·王沈《魏书》:“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

声明: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23-2025  比翼知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500519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