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比翼知识网!
比翼知识网LOGO

红烛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故事

2024-03-28 00:12
梦里花落
11

红烛时代背景?

《红烛》写于1925年。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1925年,当他怀着一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心中的梦骤然破灭。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红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

红烛的写作手法和主旨?

诗集《红烛》以浓烈的色彩、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诗歌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理想以及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具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

红烛创作时作者年龄?

《红烛》是中国现代著名诗集,闻一多的第一部诗作。这首诗写于1923年,1923年9月7日出版。诗人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出生,写《红烛》时诗人23岁。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男,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代表作《七子之歌》《死水》,新诗集《红烛》等。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以红烛为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红烛》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象征,这一点无须多说。全诗以“蜡炬成灰泪始干”为线,首先将心比烛,接着分承“灰”与“泪”展开抒情,最后以点明“灰心流泪”的意义作结。

红烛泪是什么意思?

红烛泪是一种文学意象,通常用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它源自古代人们对蜡烛燃烧的寓意,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流下烛泪,而这种烛泪被视为爱情的象征。

红烛写作背景-红烛写作背景故事

在文学作品中,红烛泪经常被用来描绘感人的爱情故事,或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它寓意着一种不畏艰难、坚守爱情的决心和勇气。同时,红烛泪也代表着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感恩之情,因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周围的世界。

总之,红烛泪是一种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意义的意象,它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爱情、生命和奉献的思考和感悟。

声明: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23-2025  比翼知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500519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