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代表作,辛弃疾的代表作有哪些
辛弃疾代表作?
辛弃疾的代表作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村居》、《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鹧鸪天·送人》等。
辛弃疾的介绍和代表作赏析?
谢邀。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任掌书记,曾杀入敌营,擒杀叛徒张安国。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回归南宋。高宗召见,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他不顾官职底微,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未被采纳。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他是两宋时期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如《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等,表现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表现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而《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等,则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的谴责。另外,《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这些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如清流给人予清新之感。而《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元夕》等抒情小词,又写得细腻柔媚,意境深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辛弃疾词作的评价是这样说的:"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辛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爱国诗人陆游、岳飞、辛弃疾及其代表作?
陆游
诗词:《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冬夜读书示子聿》、《沈园》、《钗头凤》、咏梅的《卜算子》
文集:《剑南诗稿》抄、《袭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岳飞:《满江红》、《小重山》
辛弃疾:
词:
《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清平乐·村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鹧鸪天·代人赋》
文:《美芹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