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比翼知识网!
比翼知识网LOGO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年级

2025-05-02 14:24
永不磨
11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故事讲述的道理是:做事情不能死守教条、刻板而不懂变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还得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灵活处理问题。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变化发展的事物,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故事中的楚人正是犯了这样的错误。

刻舟求剑告诉了我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成语出处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剑在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释

  1、涉:过,渡。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落。

  6、于:在,到。

  7、遽:急忙,立刻。

  8、契:用刀雕刻,刻。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年级

  9、是:指示代词,这,这个,这儿,这样。

  10、吾:我的。

  1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2、所从坠:从剑落下的地方。坠:落下

  13、其:他,代词。

  14、求:找,寻找。

  15、之:剑,代词。

  16、矣:了。

  17、而:然而,表转折。

  18、若:像。

  19、此:这样。

  20、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愚蠢,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21、止:停止,指船停了下来。

刻舟求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02-14 18:40 关注

《刻舟求剑》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应该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死守教条,否则会一事无成。

😌😌

声明:如果本文侵犯作者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23-2025  比翼知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500519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