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
2018-12-08894佚名 -
拔苗助长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位宋国的农夫,家境贫寒,祖祖辈辈靠种庄稼生活。一旦遇上天灾,全家人只能靠讨饭度日。所以他总是异想天开,总是想着不着边际的事,梦想着自己突然发家致富。 这一天,农夫又来到了自家的水田,看着春天辛辛苦苦种下的水稻,才长高了一点!于是他坐在了田埂上对着水稻讲起了大道理:水稻啊,水稻你要快点儿长啊!要长得又高又壮地,不要辜负我们全家对你的期望啊。你忍心看到我们全家挨饿受冻吗?农夫本以为上...
2018-12-08726佚名 -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他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矛用来刺杀敌人,盾则用来保护身体,以免被对方的矛刺中),为了让人家愿意买他的东西,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 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
2018-12-081105佚名 -
买椟还珠
小伙伴们,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叫做文嬴。她是秦穆公的女儿,起先嫁给了晋怀公,所以叫怀嬴,后来又嫁给了晋文公重耳,所以又叫文嬴。 话说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到了秦国的时候,秦穆公便把文嬴嫁给了他。 重耳虽然成了秦穆公的女婿,却因为是寄人篱下,所以说话和做事都很注意分寸,唯恐让人抓住了把柄,惹来杀身之祸。秦穆公原本娶了重耳的姐姐穆姬,那么,他就是重耳的姐夫啦!后来秦穆公把女儿文赢嫁给了重耳的侄子晋怀公,现在...
2018-12-08718佚名 -
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还爱占小便宜。凡是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弄到手,甚至是去偷也在所不惜。 有一次,他看见邻居门口新挂的铃铛十分惹人喜爱,这只铃铛做得十分精致,声音也很响亮,在很远的地方便能听见。于是,他动心了,他边走边想:怎样才能弄到手呢?最后他决定等到没人的时候,把它偷走。 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铃铛一响,就会被人发现,那样就得不到铃铛了。该怎么办呢?他冥思...
2018-12-08811佚名 -
刻舟求剑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非常喜欢剑术,总是随身携带一把宝剑。他做事非常呆板,书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学剑时师傅怎么教的他就怎么练,甚至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学着怎么做,从来不肯变通一下。 有一次,他经过山林,看见一位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把斧头扔在山谷去了。从山上往下看,不知斧头落在哪里。只见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去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上去,对照...
2018-12-08706佚名 -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他干...
2018-12-08659佚名 -
画蛇添足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户人家请了一帮人在祭祀祖宗的典礼上帮忙,典礼结束后,还剩下了一壶酒,这个大户人家的就想将祭祀用的剩下这壶酒给帮忙办事的人喝,可是酒不是很多,每个人都喝的话根本就不够分,一个人喝就绰绰有余,到底要怎么分这瓶酒呢,干活的这帮人纷纷议论起来! 就在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议论的时候,一个聪明的人大声说,大家都不要再吵了,我说下我的想法,大家听听可不可以,人群安静下来,他说,为了公...
2018-12-08902佚名 -
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是一种簧管乐器;充数是凑数。指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潜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战国时期,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竽,而且喜欢许多人一起合奏给他听,所以齐宣王派人到处搜罗能吹善奏的乐...
2018-12-08741佚名